百度百科作为一个开放的知识平台,允许用户对词条进行编辑和修改,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百科优化网yajje为大家科普以下是详细的修改步骤和注意事项。
修改词条的流程
修改百度百科词条主要有以下步骤:
- 注册账号(如无):如果没有百度账号,需要先注册。可在百度首页点击登录,再选择注册账号,按照提示完成注册流程。例如,如果是新用户想要修改百科词条内容,这是进行修改的前提步骤,只有拥有账号才能进行后续操作。
- 登录并找到词条:完成注册登录后,回到词条首页。在搜索框中输入要修改或补充的词条名,点击词条结果进入词条页面。例如,要修改关于某一明星的词条,先找到这个明星的百科词条入口。
- 进入编辑页面:在词条页面找到并点击词条右侧的“编辑”按钮,开始对百度百科词条进行编辑操作。这一步是明确要对该词条进行修改编辑的操作指令,进入编辑区域才能进行具体内容的修改。
- 修改词条内容:
- 正文编辑:如果要修改正文内容,直接在编辑框里操作。即将错误或者需要更新的文字进行调整。例如将关于某企业的旧的发展历程描述,更新为新的发展情况描述。
- 添加图片或其他媒体:可使用编辑器中的相应功能进行添加。例如在人物词条里补充该人物的新的照片,或者在品牌词条里补充品牌新的宣传海报等。
- 填写编辑摘要并提交:词条编辑完成后,点击右上角的“提交”按钮,并按照要求输入编辑摘要。编辑摘要是用来告知其他人你修改了哪些内容的,简要、准确描述即可。例如“修改了人物的出生年份并补充了新的代表作”。提交之后,词条进入审核阶段。审核一般需要2 – 5天的时间,下次打开百度百科时,可通过右上角审核结果提示查看详情。
修改词条的注意事项
- 标题填写
- 保持相关性:修改时要保证词条标题的填写与内容紧密相关,避免随意添加无关内容致使词条变成广告词条。比如在编辑某电子产品的词条时,标题应为该产品的准确名称,不要加入一些营销性、夸张的字词。
- 使用通用词条名:尽量使用大众熟知的通用名称,不要使用与词条内容无关的名称。例如修改某地区景点的词条,要用大家普遍称呼的景点名,不能用生僻或者自创的名称。
- 内容准确性
- 校对检查:在修改前需要仔细检查要修改的文章,确保内容准确无误。例如修改关于历史事件的词条内容时,要对日期、人物关系等详细信息进行反复核对。
- 内容完整性:不能够随意删减或者添加内容,要保持词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比如不能因为主观上不喜欢某部分内容就删除,需要遵循百科的资料来源等依据进行操作,如果信息是客观存在且有依据的,就不能随意删除。
- 内容一致性:修改时尽量保持词条整体的一致性,毕竟百度百科是一个开放源码系统。例如词条的文风、术语使用风格等要保持一致。
- 不得随意改标题:不要随意修改内容标题,因为百度百科对网页内容不进行审查,若修改标题和内容后可能需要重新上传词条。
- 遵循编辑规范
- 去除广告内容: 注意不能让词条含有广告或宣传性质的内容。如避免出现绝对化表述(如“第一”“最好”等)、商业推销信息等。比如在编辑企业词条时,不能过度夸赞企业产品的销售业绩和市场占有率等带有营销目的的内容。
- 参考资料权威可靠
- 来源要求:添加的内容需要有可靠的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必须是权威网站。如教科书、国家公文、政府部门报道文章、知名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凤凰、腾讯等)、有公信力的媒体平台(中国财经、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等)。
- 对应关系:参考资料要与词条内容对应。例如编写某学术概念的词条,引用的参考资料就应该是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者专业书籍,不能用娱乐新闻报道来做参考资料。
- 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 词条内容应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不能有恶意破坏(如删除词条整个内容)、恶意炒作(如添加虚假或者推广性内容)、恶意宣传(如添加自己或他人的广告信息)、恶意攻击(如诋毁他人或添加人身攻击性内容)等情况。
成功修改百度百科词条的案例
(一)挞拧品牌词条修改案例
- 品牌背景:挞拧是广州味满多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以手挞柠檬茶为主打的饮品品牌。在创建词条前,该品牌在百度上只有官网且排名靠后,同时面临山寨品牌困扰。
- 修改创建过程
- 利用商标创建品牌百科:由于客户已注册商标,百科认可商标内容作为参考资料,首先上传商标内容完成初步创建任务。这一步是依据百度百科对于商标作为参考资料的认可规则进行的操作,说明了商标在品牌百科创建修改中的重要性。
- 查找参考资料:整理可利用的参考资料,包括官网(已备案且主体与品牌隶属公司一致)、国家各类政府网站和公示网信息、权威新闻报道等。这体现了多渠道获取权威参考资料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参考资料共同为词条的完善提供支持。
- 完善百科内容:根据客户整理的文案,多次按百科规范要求提交审核并提供参考资料,最终成功上传内容。这需要仔细遵循百科的编辑规范,例如内容表述客观真实、参考资料准确对应等要求。
- 上传图片:考虑到百科词条内容应包含文字和图片,对于客户可能提供的与词条相关性高的高清图片后续会补充上传。这进一步完善了词条的完整性,丰富了词条展示的元素。
(二)SEO词条修改案例
- 词条状况:未修改前的SEO词条存在一些问题,如“布局”错打成“邻居”,概述中的时效性措辞、类别问题、缺少常见问题板块、内容存在疑似广告内容(如添加内部链接疑似为了推广CPA、CPS等相关概念)、站内优化相关内容与其他词条关系存在误导等。
- 修改内容
- 内容纠错:修正像“布局”这样的错别字,修改概述中的一些表述使其更准确客观,调整类别。这是对词条基本内容准确性的提升,一些小的细节修改有助于整体质量的改善。
- 补充调整:增加常见问题板块,如快照不更新、影响SEO的负面因素等内容。同时提高用户体验,例如调整段落排序、在美观性和词条内在逻辑关系上进行优化。这显示了对词条内容完整性和条理性的考虑。
- 去除广告信息:删除广告图片、广告链接、未修改词条内容中的失效链接,并去掉了为推广目的的内部连接诸如CPA、CPS、CPC、PR等。这强调了百度百科对广告内容的严格把控。
百度百科词条修改被拒的常见原因
- 存在不良信息
- 宣传推介语句:如果在词条中加入有宣传推广性质的语句容易被拒。例如在编辑企业词条时,出现如“本公司的产品是行业内最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样的语句。百科是知识平台,应保持客观公正,不偏向于营销。
- 参考资料问题
- 未添加参考资料:当修改了某些内容却没有在参考资料栏添加对应的权威来源时会被拒。例如修改关于某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相关内容时,如果没有附上艺术馆记录或者相关艺术报道的参考资料则不符合要求。
- 参考资料不权威:参考资料应来自官方网站或其他权威网站。如引用一些个人博客或者无名小网站的内容作为参考资料是不可行的。像某些未经验证的自媒体文章中带有主观色彩的对企业业绩的描述,不能作为修改企业词条的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与内容不对应:参考资料与词条内容必须能对应起来。比如在编辑某个历史人物的词条时,若引用了关于其他完全不相关人物的报道资料就是不合适的。
- 词条正文问题
- 名词不规范:词条中使用了不规范的名词术语对于百科内容质量有影响会被拒绝。例如在科技类词条中使用自制的、没有普遍认可度的科技概念名词。
- 内容不正确、不客观、无意义或可读性差:如果词条内容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是带有强烈的主观偏向性而非客观陈述,又或者表述难以理解的话会被拒。例如在描述某一文化现象时加入大量没有根据的个人情感叙述,以及使用非常晦涩难懂的自创词汇等使得内容可读性差。
百度百科最新的词条修改规则
- 修改步骤的细化规定
- 打开词条方面:要修改词条,首先需准确找到要修改的词条。可从百度百科首页输入框输入名称进入,或者直接通过百度搜索名称点击进入对应的百度百科词条页面。这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定位到待修改的词条。
- 编辑修改环节:在词条页面点击“编辑”按钮进入编辑界面后,可以对已有内容进行多方面修改,如补充完善信息、删除重复累赘部分,可以进行目录、加粗、斜体、内链、表格、参考资料、图片、地图、图册等操作来完善词条的呈现效果。这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编辑词条的方式以更好地优化词条内容。
- 注明修改原因:在编辑页面需对修改该词条的原因做准确、全面地概括说明。这有助于其他用户(包括百科管理员在审核时)了解修改的行为和意图,例如是基于新的客观事实更新,还是修正之前的错误等。
- 预览并提交:在提交之前进行词条的预览,预览效果就是提交成功后的展示效果,如果排版不美观可以返回继续编辑;最后点击页面底端的“提交”按钮。这一步既保障了修改后的词条展示效果符合用户预期,同时通过提交操作完成修改流程。
- 修改规则的主要要求
- 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要求
- 不能发布虚假信息:这是维护百科信息准确性和可信度的基本要求。不能编造不存在的事实或者歪曲事实。例如不能在人物词条中虚构其经历或者成就等。
- 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词条内容需在法律框架内且符合道德要求,杜绝恶意破坏(如删除整个词条内容)、恶意炒作(如添加虚假或者推广性内容)、恶意宣传(如添加自己或他人广告信息)、恶意攻击(如诋毁他人或加入人身攻击性内容)等行为。
- 内容来源要求
- 内容来源可靠:添加的内容应有可靠的参考资料,参考资料需是权威网站。这确保了词条中每个知识点都有扎实的依据,如引用官方文件、大型媒体报道等。
- 参考资料与内容对应且关键内容均有佐证:参考资料要与词条内容密切相关并且对每个关键内容点都有权威的参考资料进行支撑。比如在介绍某科研成果时,成果的技术数据等关键内容需要有对应的科研报告的参考资料。
- 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要求
原创文章,作者:yajj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jje.com/baike/12318.html